设为首页 | 添加收藏

格力新闻
格力向智慧工厂转型 布局职业教育
来源: 新闻时间:2014-07-07 浏览次数:1057

2014年7月7日  艾肯家电网

  未来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是技术工人。好技工,格力教,成为格力布局职业教育的战略考量。


  “好空调,格力造!”这6个字印在董明珠和她同事们的名片上。眼下,她计划每年从企业创造的效益中拿出几亿元,筹办一所和格力相匹配的工程技术学院。

  自2012年5月正式接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格力”)董事长,五年再造一个“千亿格力”众所周知,但同时酝酿的格力工程技术学院却鲜为人知。

  假以时日,好技工,格力教!能成为格力的另一个名片标签吗?

  缺什么补什么

  格力办职业学校,也积压了一肚子的“怨气”。

  去年从广州市公安局“跳槽”到格力担任副总裁的陈伟才,在大学组织了几场招聘会后感慨,都说制造兴国,但高端的人才都去哪里了?

  陈伟才原想,好歹格力也是行业领军企业,去年准备在哈工大招十来个机械、制冷专业的毕业生,但学校老师一句“从来没有两个学生去同一家民营企业的”,让他很受打击。

  老师诧异他居然想招10个人,陈伟才也诧异人才都去哪里了。了解下来是,一部分考研出国,一部分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,或是去国有企业。

  “上海交大的招聘,董总专门去作了演讲,效果才不错。”陈伟才说。

  无论是“五年再造一个格力”,还是“永远站在制造业的最高端”,都需要人才支撑。

  据介绍,格力人才招聘分几块,一是重点院校的毕业生,二是普通院校毕业生,三是高职、中职技校生,四是市场招聘熟练工人。

  研发人才靠前两类招聘,一线技工靠后两类招聘。2014年格力招了1200人,这些学生到岗后,至少要一年的过渡期,特别是压缩机岗位的,需要企业重新培训。

  对此,董明珠直言不讳:“中国大学太多,到处都有大学城,但专业和就业基本脱节。有些专业对口的学生,在学校也只是学了一个概念。”

  “回炉培训”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,因为格力拒绝“有偿招聘”,合作的技校也从原来100多所,慢慢减到20多所。由此,办一所职业学院顺理成章。

  夏昌祥是格力工程技术学院的筹备办主任,此前是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长。两年前,夏昌祥进入筹备角色,尽管广东省教育厅、珠海市领导大力支持,但在“先批复后拿地”还是“先拿地后批复”这个程序上纠结了近两年时间。最后由市委书记现场办公,指派市委秘书长专门负责,到省政府办公厅“插队”才拿到了批复。

  “办企业赚钱,办学校花钱,至少本届政府是看不到效益的。”夏昌祥说,格力申请了1000亩,最后以划拨形式批了500亩。

  企业办校“红利”

  按计划,格力办校的总投资将达15亿元,“那块地是海滩冲积的,要填土8米深左右,再自然沉降两米,估计要填掉一座山,填地的钱可能比建楼的钱还要多。”夏昌祥说。

  回报在哪里?在董明珠看来,格力办学不以盈利为目的,而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,为向自动化生产转型发展作准备,也为整个行业培养一批技术精英。

  “总要有企业前瞻性地去做一些事情,不是只想着怎么赚钱。”她说。

  2012年跨入“千亿俱乐部”后,格力启动了员工待遇3年倍增和自动化生产两项计划,目标是 2015年实现员工待遇翻一番,自动化生产率达到70%。

  对“互联网营销”不屑一顾的董明珠一直强调“互联网对制造业非常重要”,低调设立了信息化委员会、自动化办公室、自动化设备制造部。

  她说,格力要向智慧工厂转型,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替代普通工人。“格力完成2000亿元目标时,可能比1000亿元时的工人还少。”

  按计划,格力将和一所德国大学合作,引进德国教师和教学模式,设立机械、制冷等专业,利用产业优势打造行业标准。

  作为一个老职教人,夏昌祥说,企业办校的方向要往下沉,打造行业精品专业。如果学生要想学制冷专业,第一想到的就是格力学院,这就是名校。

  目前看来,格力工程技术学院作了“两手准备”,起步是培养技术工人,积累经验后再培养应用技术类本科或专业硕士。

  营销出身的董明珠“对技术有一种天然的热爱”,2003年,她提出了“工业精神”的理念。“研发新产品,技工负责保证工艺品质。没有一流的技工,就没有一流的产品。”董明珠说。

  陈伟才对格力办校充满信心,但正式招生还要假以时日。格力的职教“红利”还需要时间和沉淀才能实现。

©2013-2014 珠海粤西格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de ICP证: 粤ICP备09215912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公司地址: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西1666-202号 联系电话:0756-2186898 技术支持:易网科技

收缩
  • 销售咨询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服务咨询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